如果某長輩,鼓勵自己的孩子及其他年輕人去做銷售,不管是出于什么理由,這位長輩很大程度不是銷售出身或者干過銷售的,理由很簡單,銷售的路子一點都不好走(即使賺到錢了),還有可預見性低。
銷售崗位,其實如果5年內沒有大的突破,就失去了意義,這里說的“突破”的標準是收入至少是其他崗位從事5年的收入的2倍以上,例如其他崗位月薪7000元,那么銷售崗位就要達到15000元以上。
話說回來,任何一個崗位,能夠堅持5年,薪水的回報都是可觀的,尤其是技術類崗位,當然跟行業、平臺也有很大的關系。
當然你會說,銷售的歸宿是自己經營企業,又或者是當上高管,未想過當一輩子銷售員。
問題是任何崗位要是混得上道,照樣可以擁有屬于自己的企業,或者當上高管。你不會真信/認為所有老板都是銷售出身的吧?若真,只能呵呵了!
諷刺的是大多數銷售員的境遇是這樣的,確實干了有那么多年了,但收入跟其他崗位沒什么區別,甚至還不如的也是恒河沙數,那么為什么ta們還堅持銷售的路子呢?很簡單,堅信會熬出大頭,還有就是轉型轉不起。
回到正題。
說真的,我身邊的那些有妻有兒的銷售老兵,90%都是沒有讓孩子也去從事銷售工作的想法,不是ta們不主張年輕人就該磨練,更不是ta們對豐厚回報冷淡,恰恰是ta們對這些方面如老馬識途。
銷售這鬼東西,如果把它看作一個城市,那么它就是北上廣深,在這里混得不好便不好意思回鄉,所以很多年輕人寧愿在北上廣深當下流,也不回鄉或二線以上城市當小資,同樣道理“銷售”,混了幾年說要換崗/換行,在別人看來,95%是混得不好吧,一下子面子就沒有了,當然這面子不僅是面子,更多是尊嚴。
不過這些只是世俗眼光罷了,真不能在意。
所以,我特別看不起那些在一線城市的某些銷售員,為了追求“銷售”崗位之名帶來的被仰慕的享受,而愿意長期憋屈于所謂的大幾千元工資。當然,你會說人各有志吧?拜托,這不是“志”,是在騙自己。
還是那句,從事銷售,在同樣的時間里,收入不能是其他崗位的2倍以上,就不存在銷售的意義。
說說磨練,能被銷售工作正向磨練的,都是那些成績杠杠的,因為付出有收獲,試下付出而沒收獲,誰還會感謝那一段付出?成了忠告就有,有些還成了噩夢。
關鍵是,哪個崗位不磨練人?只是大多數人認為只有銷售才是磨練與人打交道之能,然后瞎定義“與人打交道”是最高級別的能力,若果以此論能力,那么產品經理的能力是宇宙級的了。
再次回到正題,目前為止,還是很多家長希望孩子努力混上國家單位,五險一金,到手幾千塊,就強過當下50%以上的銷售員了。那些什么賭一把、拼一把,說不定能搞出個企業家...這些,就不期盼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