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鐘南山院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呼吁民眾接種新冠疫苗,稱別等外國免疫了,中國反而危險了,中國控制得好就是為了爭取時間接種疫苗。
鐘老為了百姓生命健康可謂苦口婆心,但是有些國人還是存在觀望心態,都在等別人先打自己再打,導致我們國家疫苗接種進度緩慢,不過據說最近有關部門在研究辦法,讓民眾自覺打疫苗,如果再不打疫苗,你可能會遇到這些“麻煩”。

前期,我們國家舉國同心控制住了疫情,現在我們對境外輸入有非常嚴格的控制,但中國不能永遠這樣,中國要改革開放,一定要向全世界開放。到那個時候,所有國家接種得都很好了,中國反而是無免疫的,那是很危險的。所以我們要搶在歐美國家前面構筑免疫屏障,否則我國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會加大。

現在,我們出入商場、景區、車站等公共場所都是憑健康碼,下一步政府部門可能會研究辦法,讓打了疫苗的民眾在健康碼中顯示接種記錄,憑借接種記錄就可以享受快捷通道,否則就可能會受到一些限制。

現在,國家免費接種疫苗,但由于人性的弱點,越是免費越不珍惜,越是讓我打我偏不打,要打讓別人先打。雖然現在免費,萬一今后接種收費,如果你還不打,將來收費就只有自掏腰包了。

由于各地接種疫苗的進度不一致,將來在各省之間可能會形成免疫“落差”,疫苗接種慢的地區可能會受到限制,跨省務工、求學、出差、旅游、商貿等可能會受影響。
所以,為了避免以上麻煩,大家還是趕快聯系街道社區或醫院打疫苗吧!

近日,鐘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,中國目前處在一個非常關鍵的時刻,盡管中國疫苗接種的人數是世界第二,但由于人口基數大,中國疫苗接種率僅為4%。
他呼吁大家:當務之急是提高疫苗接種率,中國現在正大力擴大生產。
預期希望能夠在6月底、7月,有40%的人能夠接種疫苗。只有接種疫苗,才能夠得到比較好的保護。盡早實現群體免疫,從而向全世界開放。
鐘南山指出,目前在中國很多群眾的觀念里,(接種疫苗)并不是那么迫切。
為什么?
因為中國的環境太好了,沒有病毒在附近。
可是,這有個前提,我們對國際(境外)輸入有非常嚴格的控制,中國不能永遠這樣。
中國控制得好就是為了爭取時間接種疫苗。別等外國免疫,中國反而危險了。
張文宏教授前幾天在復旦大學的演講上也明確指出:
“當美國的接種率和自然感染率達到50、60%以上,情況就會發生變化了。(美國疫情會發生好轉)”
01:38那時候,對他們來說,新冠的病死率就跟一場流感差不多了,疫情也就在某種程度上宣告結束了。
到那時,如果我們對病毒毫無免疫,就如同身無片甲,被暴露在極其危險的環境中。
可很多人還在擔心疫苗的副作用,在打疫苗這件事上猶豫不決。今天人民日報官微公開了中國新冠疫苗最明顯的“副作用”:
在阻止流動,勸戴口罩之后,當前的防疫重點是什么?就是打疫苗!對于一些民眾對疫苗副作用的顧慮,張文宏一針見血:這不是疫苗的問題,是人性的問題。
他打了個比方,很多東西你沒得到時會很渴望,當可以免費得到時,你又會懷疑為什么會給到你。敢開放疫苗全民接種,就證明國家對疫苗的安全性是有底氣的。大家可以再回頭去看看鐘南山的采訪講話:全世界都在盯著中國的疫苗,如果中國疫苗有問題,早就有其他國家出來抨擊了!
打疫苗這件事,我們要一如既往相信我們的科學家、相信我們的國家!